我国泵阀装备多数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
国家大力减少外汇顺差的大背景下,蔡惟慈表示。高端装备市场必将面临国际“全明星队”进口产品的更大挤压,内资企业的高端装备市场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他强调,越是行业发展形势好的时候,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未雨绸
占设备投资的近四分之一。由于国内目前尚不能完全自主制造,核电机组中的泵、阀产品属于关键零部件。所以国外公司获得了大量垄断利润。记者了解到岭澳二期核电站仅采购进口阀门就达7000万美元,国内推销量不足4%
曾经在走访国内的核电公司时,核电建设大量进口国外关键零部件的情况还远不止泵阀产品。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日前透露。建议采用国产控制系统,但说来说去,谁也不敢用国内的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向记者介绍了其他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关键零部件及材料受制于人的情况。 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
但实际上发电设备里边所用的耐高温、高压的管材,发电设备的年产量已经超越了1亿千瓦。进口量还是蛮大的尽管我发电设备产量由过去的每年1000多万千瓦跃升为现在1亿多千瓦,但是仔细看看,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耐高温、高压的优质管材、板材,都要进口。
里边的很多电器元件,轧机现在国内已经做出来了但尽管是国内总成。或者控制系统,却是进口的
国内企业也有成果,超高压、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但是里边的操作机构,用户对国内产品还不是特别放心,所以要求我操作机构的生产必需和国外合作,或者干脆就用国外的
用户也不放心。虽然有的装备制造企业声称自己能做,变压器做出来了但是像特高压变压器里边的套管。但是用户总不能投出信任票。
已经成为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制约高档数控机床水平的配套关键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机床行业的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发展滞后。发展更是缓慢。蔡惟慈连续给记者列举了五个领域的现状。
虽然实现了国内制造,张国宝的话也印证了蔡惟慈的说法:有些产品。但缺乏自主设计制造能力,并未掌握核心技术。对于大多数装备产品,虽然国内已基本实现了自主化,但可靠性、能耗指标等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差异。
据记者了解,事实上。诸如大型抽水蓄能机组、重型燃气轮机等,国内企业都不掌握核心技术。另有部分产品开发尚属空白,如深水海洋石油工程装备产品、大型民用飞机等。
我国泵阀装备多数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
业内人士的信心
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蔡惟慈说,要解决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自主化的问题。振兴是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突变。
原来我整机不能做,像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必需进口。现在由整机进口变成只进口其中一部分东西,包括原材料和配套件。比如说,管材、板材、锻件,进口的但这总比当初整机进口前进了一大步。
过去我不能做50万伏的变压器,像变压器。现在能做了尽管目前国内产品所占的比例还很小,但我终究能做了市场份额也会有一个逐渐增大的过程。变压器里边的套管,现在还要进口,但这种状况这几年里总得要打破,这也是个渐进的过程。
关键零部件的问题是各种重大装备的共性问题,蔡惟慈表示。但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装备上,表示水平不同。相对来讲,发电设备要好一点,输变电设备要差一点。大型乙烯装置和核电设备,差的就更加多一点。
但蔡惟慈对中国装备工业的振兴仍持乐观态度。目标是正常的情况下,虽然目前国产重大技术装备卡在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上。可以进行全球配套,一旦有风吹草动,也不至于被卡死。
6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国产控制系统,中国装备工业正在朝既定的目标不时迈进。据蔡惟慈介绍。2006年已经有了国内电厂胜利投运的业绩,而且接到订货已有十几套。尽管在全国七八十套的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不是非进口不可了
尽管现在电站锻件基本是进口的但是国内企业不是不能做。蔡惟慈说。 至于说到锻件。
挑肥拣瘦不可取
国内原本可以生产,有些关键零部件。但仍在大量进口。如蔡惟慈提到发电设备锻件,多数是进口的据蔡惟慈分析,这是属于国内企业不愿做,而不是不能做的问题。
没有一家重机厂日子不好过。重机厂在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重机厂现在全线飘红。更倾向于做相对来讲比较‘肥’产品。电站锻件生产周期长,废品率高。做是能做,但是比较起来,费力要大。
如果设备制造企业现在挑肥拣瘦,但是蔡惟慈警告说。那么将来一旦出现生产订单减少的情况,企业技术贮藏缺乏,没有在用户中建立起足够的信用度的矛盾就会凸显出来。
我国泵阀装备多数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
上一条:
铁矿石原材料涨价 泵阀行业何去何从
下一条: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泵阀产品价格上调